“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צֶלֶם tselem),按着我们的样式(דְּמוּת demut)造人。”
就算是出生在中国,对圣经体系完全不感兴趣的你我都知道上帝在第6日根据自己的形象造了人。那就很奇怪,为什么上帝根据他自己的形象会造出不同颜色的人呢?
这有两种可能,
第1就是和上帝颜色不同的人不是人。
第2种可能是上帝是变色龙,可以在黑白黄红之间来回变换。
从文本出发,毫无疑问,第1种是正确的推论。
1. 固有形象是必然前提(非假设)
创世记 1:26–27(希伯来原文)
וַיֹּאמֶר אֱלֹהִים נַעֲשֶׂה אָדָם בְּצַלְמֵנוּ כִּדְמוּתֵנוּ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צֶלֶם tselem),按着我们的样式(דְּמוּת demut)造人。”
“形象”(tselem)在旧约里用来指可见且固定的形体(例如偶像、雕像,参利未记 26:1)。它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象的外观。
“样式”(demut)是与“形象”并列的具体化描述,表示与原型一致的构造。
圣经全篇没有任何经文表明神的形象可随意改变,也没有说过祂能同时呈现多种互相矛盾的形象。
因此,“上帝有固有的、唯一的形象”在圣经体系内是必然为真,不是开放假设。
2. 固有形象必然包含固有肤色
形象包含可感知的外貌特征:体型、面部结构、肤色。
如果形象可以随肤色变化,则会出现逻辑矛盾:
固有形象就不再“固有”,创1:26–27 失去定义力。
“按形象造人”不再有任何排他性——任何外貌都可以自称按形象造,这将破坏创世记的全局一致性。
因此,在圣经宇宙内,固有形象 = 固定外貌 = 固定肤色。
3. 第一代人的肤色与神完全一致
创1:27 明确说:“神就照着祂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
这里没有出现任何差异化或多样化的过程,只有一个完全复制(replication)动作。
因此,亚当与夏娃的外貌与上帝完全一致,包括肤色。
4. 不同肤色 = 不同于“按形象”造的人
在此体系中,肤色差异不是额外的附加条款,而是固有形象的直接外延。
如果出现肤色差异,就意味着该群体不是按上帝形象造的,而是后来的变异、混血或非原型造物。
这与“外邦人”不同:外邦人依然是人类,只是民族不同;而这里的“非原型肤色”在创世记定义下压根就不是人。
5. 圣经文本的沉默 = 默认唯一肤色
圣经没有单列肤色条款,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已被包含在“形象”这个定义里。
对作者与读者而言,这种外貌特征是理所当然的,不需额外说明。
因此,文本的沉默是默认唯一肤色的间接证据。
✅ 闭环结论(圣经宇宙内部)
神有唯一固有形象 → 固定外貌 → 固定肤色
按形象造的人类 = 与神同色
其他肤色的群体 ≠ 创世记定义的“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