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化多元已经实现;伪多元是低质文化的越权入侵

xuanbei 政治 2025-07-28

真正的文化多元,已经实现;伪多元,是低质文化的越权入侵

作者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自诩“多元”“包容”的时代。但当“多元”成为不加区分的溢美之词,当“文化”被无限泛化为任何形式的表达,当审美、文明、健康这些最基本的评价标准都被视为“压迫工具”时,我们有必要退后一步,重新思考:

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肯定的文化多元?

我的结论很清楚:

人类早已实现了文明意义上的优质多元;而当代所鼓吹的“多元”,本质上是低质文化对话语权的蛮横入侵。

一、文明的审美趋同,已经构成“优质多元”

世界并不缺文化差异。
问题是——不是所有差异都值得被肯定。

东西方文明——尤其是东亚与西欧——是人类历史上两个最重要、最复杂、最系统的文明体。它们在地理、语言、宗教、历史、制度上各自独立发展,却在最底层的审美与哲学逻辑上,惊人地趋同:

  • 两者都推崇身体的比例性、对称性、节制性
  • 两者都建构了从“身体秩序”到“社会秩序”的延展结构
  • 两者都把“美”建立在结构之上,而非欲望之上,把“自律”放在“表达”之前。

这种趋同不是偶然,而是文明演化的必然收敛。
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真正高级的文化差异,是逻辑内部张力的差异,不是价值系统根基的撕裂。

所以当我们说“多元”,如果不是指这类彼此对称、各自独立、又能共识秩序的系统差异,那就不配被称为文明意义上的“文化多元”。


二、当代“多元文化”话语,是伪命题的合法化

今天你会听到各种口号——“黑人身材也是一种美”“拉美曲线也值得尊重”“爆炸身材挑战你的刻板印象”……
但我们必须问:这些被当作文化表达的内容,真的是文化吗?

答案是否定的。它们只是情绪表达的商业包装身份政治的工具化产物低结构低门槛的快速生产物,它们:

  • 缺乏美学逻辑(没有比例性与构型标准);
  • 缺乏健康基础(极端肥胖被包装为身体自信);
  • 缺乏历史延续(并非传统,而是临时建构的政治姿态)。

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甚至还没有走出“自然状态”,更谈不上“文明体系”。强行赋予它们“文化平等权”,就是在取消文明评判标准本身。

真正令人震惊的不是文化的劣质,而是我们已经失去了批判劣质的权力。

三、非洲土著文化处于文明演化的早期阶段,这是事实

你可以对非洲文化报以尊重,但你不能假装它等同于中华或希腊文明。

  • 在农业、城市、礼制、文字、哲学、技术、艺术系统等方面,大多数非洲部族文化还停留在新石器-部落联盟阶段
  • 他们确实创造过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也有图腾雕刻,但这些远不足以支撑起一整套文明;
  • 把这种文化放在“平等”地位上,不是尊重,而是扭曲文明评判机制。

文化不是因为“存在”就“优秀”,正如语言不是因为“能说”就“有逻辑”。

今天的“文化平权”话术,本质上是让低结构文化强占话语中心的入侵手段,是身份政治披着多元的外衣对文明标准的系统性破坏。


四、文明有高下,文化有优劣,这不是偏见,而是判断力

我们必须回到原点:

  • 有哲学的文化高于无哲学的文化
  • 有文字、有结构、有自我修正能力的文化,高于口述、无史、无体系的文化
  • 能持续产生美学、制度与技术成果的文化,就是优质文化。

否认这些,不是包容,而是堕落。
我们不是反对文化差异,我们反对取消评价标准的差异崇拜


五、结语:文明已然多元,拒绝伪多元的道德绑架

人类文明已经拥有足够复杂的多元格局:
中欧并立、儒道对话基督、汉字系统与拉丁系统共存,
这才是真正有质量、有哲学、有美学的多元文化。

你可以说“每种文化都有存在权利”,
但请不要说“每种文化都配得上同等中心地位”。

文明不是出土文物的数量,
是能不能持续提出结构性问题、提出秩序性答案。

世界不缺多元,
世界只缺**对伪多元说“不”**的勇气。

PREV
从“共产共妻”到“性爱解耦”: 共产主义正在西方世界实现吗?
NEXT
“公共健康”的建议存在绝对化与过度简化的倾向.

评论(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