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鄧穎超公開函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十六日
穎超先生大鑒:數年前四人幫倒垮前後,聞先生曾幾遭險厄;甚至受怵受逼,將至自殉邊綠,幸卒無恙。
論先生在共黨中之黨齡如此資深,尚時陷於朝不保夕之境地,令人惻然不已。近閱報載,先生在我中國國民黨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六十週年紀念會中曾作一次演說,追念在我總理中山先生主持下,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
會「確定」了「聯俄」「容共」(非如所言「聯共」)及「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玆將當時決策之來源為
先生道之。
按當時國家處境危殆,外則有世界列強企圖恣意瓜分中國。加之各帝國主義藉用不平等條約之各種特權,
不斷榨取我人力、物力、資源,以填其慾壑;國內則有大小軍閥猖獗,生靈塗炭,民生凋敝。我總理深感於此
,乃為求中國在國際上享有平等待遇,呼籲世界助我自助,亦即是求取消束縛我國之不平等條約,但世界列強
猶如聾瞶,不加理會,此時僅新起之蘇聯政權,別具心裁,予我革命基地廣東以極有限之械彈,得一箭雙鵬之
收獲,當時,蘇聯政權被各國歧視,世界地位,極為孤立,其予我一臂之助,既可博得全世界受壓迫眾生之好
感,並又可以之炫耀於列強之前,顯示蘇俄政權乃是有正義感之政權。且在廣大之中國,順理成章樹立一將來
征服世界不絕之兵源—亦即充當其炮灰之資源。假此機會肆意吸收訓練基幹份子,以貫徹由蘇俄所控制之全世
界蘇維埃帝國藍圖之推行與實施。名利雙收,莫過於此。再者,當時大會所通過之「容共」政策,旨在聯合國
內一切反軍閥反帝國主義之力量,其實,共產黨之力量,證之於當時所謂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由上海法租界
潛逃至嘉興南湖開會)到會者僅十二人耳。其首腦人物為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董必武及毛澤東等,事實
上,中國國民黨乃是中國共產黨之褓母。
蓋若非仰賴當時國民黨之掩護、育養,其何能成為後日之「黨」耶?且如陳公博、周佛海等終亦認為共產
黨主義不適於中國而摒棄之,由共產主義信徒而搖身一變竟成為後日之漢奸,此亦是共產黨頭兒腦兒對主義信
仰之最大諷刺。或日:何以謂國民黨為共產黨之褓母耶?須知,當時共產黨黨員參加我黨政軍者,事先均宣誓
效忠國民黨,永矢勿渝,總理及黨中央無分彼彼此,允其依個人志趣選擇參加,憑其資歷,委以權位。但總理
已鄭重指出,共產主義不適合於中國
---------------------------------------------------P.432---------------------------------------------------
國情,此一最基本要旨,共產黨則對之諱莫如深,始終企圖瞞騙世人,反之,共產黨徒卻銳意陰謀成立共黨細
胞於我各單位之中,擴張潛力,並進一步攫取武力,後日之葉劍英、彭德懷、賀龍、林彪,以及過氣之小軍閥
朱德(夤緣當時江西朱培德主席之關係,得為南昌警察局長,結果釀成南昌暴動,並攜去全部警察槍械及黨羽
而遁逃),曾任廣東時代國民黨候補中央委員及黨中宣部代部長之毛澤束等人無不先宣誓效忠國民黨,而後背
叛誓言,成為反國民黨之一羣。在所謂「文化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喊出「炮打司令部」「擁護造反派」等等
口號,多數人均認為共黨政權何以提倡背叛共黨之本身?及後思之,此固毛叛逆成性之習慣也,其乖舛暴戾,
猶蝓於江湖草莽倏忽無常之盜賊行為也。此試與中外綜理國家萬機之政治家總擁有靜穆之修養與磊落之風格相
提並論,乃適成強烈對照。諒先生定必默許余言。
回憶,前在重慶抗戰時期,曾與大姊孔夫人數度與先生聚首交談,徵詢先生對當時抗戰問題及國家前途之
展望,余二人均認為先生識解超羣,娓娓道來,理解精透,所談及之問題均無過於偏頗之處,實我當時女界有
數人才,迄今思之,先生談話所表達者,言皆由衷歟?抑受共黨指使而飾言之歟?姑不究其內容真偽,猶記嘗
告家姊:若鄧穎超能為國家民族效一己之力,必脫穎而出,甚至超穎而出也。又何必沈湎於被泰半理智之猶太
人所不齒之德國猶太馬克斯理論所蠱惑耶?固然,一九二O年時代馬列理論曾在俄國得手,憑藉許多因素僥倖
成功,此實由於當時一般知識份子沈醉於「時髦心理」,令馬列邪說靡漫於知識階層,大多自認為馬列信徒或
馬列崇拜者。尤其在法國,幾乎造成倘任何人不能誦說幾句馬、列、恩教條,則必被目為白痴或非知識份子之
風氣,祇要是馬列教條,即不求甚解,「圖圄吞棗」,猶如天詔,(近日時代雜誌亦有技述法國知識份子之盲
從風氣)。加之,法國左派理論家沙特(Jean Paul Sartre )不時以辯證法及邏輯語彙,撰寫似是而非之文
字,莠言惑眾。(近二年來已逐漸經阿宏(Raymond Aron )駁斥其矯偽,至於體無完膚。)周先生正在當
時此種熱潮中留法,接受馬列理論薰陶。待李立三路線失敗後,共黨二萬五千里流竄時期,遵義會議前夕,周
先生已得有領導地位。但卒被毛澤東所奪取。論資格、人望、能力、見解,周先生均凌駕乎毛澤東之上,本當
續任共黨軍委會主席,但在遵義不知係感於前途荊棘滿地,事不可為耶?抑被毛澤東以小小「三面紅旗」手法
使之望陷阱而卻步耶?抑雖有領袖慾而卻無領袖之毅力及自信耶?此在齡思考中,始終為一費解之疑竇。
---------------------------------------------------P.433---------------------------------------------------
洎聞先生所言,謂中國共產黨人是「言必信,行必果」,此乃指所謂「文化大革命」對同胞之信諾耶?抑
指先生幾遭不幸而言耶?據所聞知,大陸人民名「共產黨」為「破產黨」—即家破人亡之謂也。故對共產黨之
言行,大陸稚子亦已不予置信。齡近聞由大陸探親返回自由世界者云,其親戚竊告,「臺灣人民固然反共,但
更反共者,乃大陸手無武器億萬遭殃之人民也」。並命認為臺灣為自由之燈塔,未來脫離苦海復甦之唯一希望
與力量,共黨中央欲利用先生與我黨宿舊關係,再次遊說,豈非有意置先生於「養媳婦做媒人」身不由己,令
先生愧赧難堪耶?近三十餘年來,共黨政權已早知無再可侵蝕金馬臺澎之復興基地,乃重襲統戰故技。以惡言
毀謗為張本,或以蜜語騙詐為武器,企達成「三度合作」。殊不知第一次我總理寬大容共,遂使原不過五十餘
人之共產黨徒,經中國國民黨繈褓鞠育後造成騷擾動亂,凡十四年。及再次容共,乃當中日戰爭國家存亡關頭
,先總裁不究既往,誠恕相待,原望其回心轉意,以抵禦外侮為重,豈知共黨以怨報德,趁火打劫,鑄成大陸
之沈淪。二次慘痛,殷鑑昭昭,一而再之為己甚,其可三乎?再者,先生以前若為國民黨黨員,當以同志相稱
,若以相對立場或友誼,亦當以周夫人或鄧女士稱呼。恐嫌此乃Bourgeois布爾喬亞階級之稱謂,然共產黨慣
例連名帶姓相稱,恕齡礙于中國人之庭訓,對任何人均以禮貌相待,此我中國文化之所薰陶者,諒不見怪。先
生高壽已登耄耋,當已無所恐懼。若言出肺腑,則請規勸大陸迷途諸君,「學習中山先生之榜樣」,再次信服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復使大陸民眾,猶如臺灣同胞,享有安寧、富裕、康樂、有希望、有前途之生活,不然,
則將如李自成、張邦昌及跪於抗州岳墳前之秦檜夫婦鐵人,永受萬世唾罵。須知今日真正之中國乃在臺灣,邯
鄲學步,猶未晚焉。維希三思之。即此順頌 大安
蔣宋美齡 謹啟
翻译:
第一段
邓颖超先生鉴:
几年前,在“四人帮”垮台前后,听说先生曾几度遭遇危险,甚至受胁迫而几乎自杀,所幸最终安然无恙。
先生在共产党内党龄资深,却也时常陷入朝不保夕的险境,实在令人深感悲凉。
最近看到报道,得知先生在纪念我党(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十周年活动上发表演讲,回顾当年在我总理中山先生主持下,确立了“联俄”“容共”(并非“联共”)以及“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在此,特将当时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向先生阐明一二。
⸻
第二段
当时国家局势极为危急:
外有列强意图瓜分中国,
加上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各种特权,
不断榨取我国的人力、物资与资源,以满足其贪欲;
内有大小军阀肆虐,
导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民生困顿,国家破败。
总理对此深感忧虑,
为求中国能在国际上享有平等待遇,
四处呼吁国际社会助我自救,
力求废除那些束缚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但列强视若无睹,不加理会。
就在这时,
新兴且在国际上孤立的苏联政权,
向我们广东的革命基地,提供了极为有限的武器弹药,
从而实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一方面,他们藉此博取全球受压迫民族的好感,
在列强面前炫耀自己有“正义感”;
另一方面,在广大的中国大地上,
顺理成章地培养未来可供征服世界的庞大兵源,
将中国作为苏联推行全球苏维埃帝国蓝图的炮灰资源库。
他们趁机大量吸收、训练基干分子,
以推行苏俄控制下的世界计划,实可谓名利双收。
⸻
第三段
再者,当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容共”政策,
旨在联合国内一切反军阀、反帝国主义的力量。
实际上,当时所谓的共产党力量非常弱小,
根据他们自己的全国代表大会记录(从上海法租界秘密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
到会者不过十二人而已,
其中领头的有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董必武以及毛泽东等。
事实上,中国国民党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保姆”。
若非依靠国民党的庇护与培养,
共产党根本无法成长为后来的规模。
例如陈公博、周佛海等人,
后来都认定共产主义并不适合中国而弃之,
更有的转而投敌成为汉奸,
这本身就是对共产党信仰最大的讽刺。
⸻
第四段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说国民党是共产党早期的保姆?”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党政军系统,
都必须先宣誓效忠国民党,且不得动摇。
总理及党中央也未将他们区分对待,
允许他们依个人志趣参加组织,凭其资历授以职务。
但总理早已郑重指出:
共产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这一最基本的原则,
共产党方面却始终讳莫如深,企图蒙蔽世人。
相反,共产党积极策划,
在国民党各单位内部秘密建立共产党组织,
不断扩张潜在力量,
并进一步攫取武力资源。
第五段
当时,
叶剑英、彭德怀、贺龙,以及后来南昌暴动的小军阀朱德等人,
都是在宣誓效忠国民党之后,转而背叛誓言的。
朱德依靠与江西时任主席朱培德的关系,
担任南昌警察局长,
但后来却发动南昌暴动,
带走了全部警察枪械和党羽,逃亡他处。
又如毛泽东,
曾在广东时代任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及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也是在宣誓效忠国民党之后,反叛而起,
成为国民党最大的敌人之一。
⸻
第六段
在所谓“文化大革命”期间,
毛泽东提出“炮打司令部”“拥护造反派”等口号,
当时很多人疑惑:
共产党政权怎么会公开鼓励内部背叛呢?
事后仔细回想,
这其实源于毛泽东一贯的叛逆性格,
其性情乖戾、暴烈,
行为模式与江湖草莽、盗匪无异,变幻无常。
与历代中外政治家普遍拥有的沉着修养、磊落风度相比,
毛泽东的行事风格,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相信先生对此,心中自有默许。
⸻
第七段
回忆当年,
在重庆抗战期间,
我与大姐(宋霭龄女士)曾多次与先生(邓颖超)聚会交谈,
征询先生对抗战局势及国家前途的看法。
我二人当时都认为,
先生识见卓越,
谈吐流畅,分析透彻,
所论问题既深刻又中肯,
在当时女性之中,实属难得的人才。
至今回想,
不禁思考:
先生当时的言谈,
究竟是出于真心?
还是受共党指使而有意粉饰?
姑且不深究其真伪,
但我曾对大姐说过:
如果邓颖超真能为国家民族尽力,
必定能脱颖而出,甚至超越众人。
又何必沉迷于早已被大多数理性犹太人所鄙弃的德国犹太人马克思所提出的理论呢?
⸻
第八段
确实,
1920年代,马列主义在俄国取得成功,
得益于种种偶然因素,
而当时,知识分子普遍沉迷于“时髦心理”,
使得马列邪说迅速在知识界蔓延。
在法国,
甚至一度形成一种风气:
若不会背诵几句马列恩教条,
就会被视为白痴或非知识分子。
只要是马列教条,
即便不求甚解,
也要照本宣科,奉为天命。
(近年《时代》杂志也曾描述法国知识界这种盲从现象。)
再加上法国左派理论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经常用辩证法与花哨语言,
撰写似是而非的文字,惑乱人心。
(近两年来,已被雷蒙·阿隆(Raymond Aron)有力驳斥,击碎其伪装。)
第九段
周先生当时留法,
正好处于法国知识界沉迷马列主义的热潮中,
因此也深受马列理论的熏陶。
后来,随着李立三路线的失败,
共产党经历了所谓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动荡时期,
在遵义会议前夕,
周先生已取得了相当的领导地位。
按资格、声望、能力和见解而言,
周先生都远远高于毛泽东,
本应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然而,在遵义会议上,
最终却将领导权拱手让给了毛泽东。
这究竟是因为周先生感到前途艰险、难以为继?
还是毛泽东运用了某种手段,使周先生望而却步?
又或者,周先生虽然怀有领导之志,
却缺乏真正的领导者所需的坚定意志与自信?
这一点,即使我至今反复思考,
仍然觉得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疑问。
⸻
第十段
后来听闻先生曾说过:
“中国共产党人是‘言必信,行必果’。”
那么,
这“信守诺言、必定践行”的精神,
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同胞们许下的承诺吗?
还是指先生本人几乎遭遇不幸的那段经历呢?
据我所知,
大陆民众现在私下把共产党称为“破产党”,
意指家破人亡。
因此,
对共产党的言行,
连大陆的孩童都已不再相信了。
⸻
第十一段
我最近听闻,有大陆人士探亲返台后透露:
亲戚们偷偷告诉他们,
“台湾人民当然反共,
但更反共的,
其实是大陆那亿万手无寸铁、饱受苦难的老百姓。”
他们普遍认为,
台湾就是自由的灯塔,
是未来脱离苦海、重获新生的唯一希望和力量。
现在,共产党当局想利用先生与国民党的旧关系,
试图再次发动所谓的“统战宣传”,
这岂不是让先生陷入“嫁出去的女儿来做媒人”的尴尬境地吗?
既身不由己,又令人尴尬难堪。
⸻
第十二段
近三十年来,
共产党政权早已明白,
不可能再轻易侵蚀金门、马祖、台湾和澎湖这些复兴基地。
于是又故技重施,重提统战策略:
• 一方面以恶言污蔑,
• 一方面以甜言蜜语欺骗,
企图第三次诱骗国民党“合作”。
然而,
第一次,我总理(孙中山)因宽宏大量而容共,
结果使当时不过五十余人的共产党徒,
在国民党的哺育下壮大,最终引发十四年不断的骚乱与动乱;
第二次,
在中日战争、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
先总统(蒋中正)本着不计前嫌、以德抱怨的胸怀,
希望共产党能够回心转意、共同抗敌,
却遭到共党以怨报德、趁火打劫,
最终酿成大陆的沦陷。
两次惨痛的教训,
血迹斑斑,教训深刻。
历史已然昭示,
如此痛苦之事,岂可三番四次重演?
✅ 好,我继续保持之前的标准,
现在来完成宋美龄《致邓颖超公开函》的最后部分现代汉语翻译!
⸻
📜 宋美龄《致邓颖超公开函》现代汉语翻译(完结部分)
⸻
第十三段
此外,
若先生曾是中国国民党党员,
本应以“同志”相称;
若以一般相对立立场或友谊关系而言,
也应称呼您为“周夫人”或“邓女士”。
然而,
或许因为共产党一贯将礼仪传统视为“资产阶级作风”,
习惯直接连名带姓地称呼他人。
但恕我坚持,
受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
对任何人皆以礼貌相待,
此乃我自幼接受的家教,
望先生见谅。
⸻
第十四段
先生如今高龄在即,
应无所畏惧。
若您所言真出自肺腑,
那么我恳请您规劝大陆那些误入歧途的人们:
• 学习中山先生的榜样,
• 再次归依三民主义,
• 实现真正的中国统一,
使大陆民众能够像台湾同胞一样,
享有安定、富裕、快乐、充满希望与前途的生活。
否则,
将沦为如李自成、张邦昌,
乃至跪在杭州岳王庙前的秦桧夫妇那样,
被万世唾骂的历史罪人。
须知:
今日真正传承中华精神与希望的地方,
正是在台湾。
尚未为时太晚,
希望您三思而行。
谨此,顺颂
大安
(署名)
蒋宋美龄 谨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