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除英文外唯一还能承担文明的语言

xuanbei 政治 2025-04-25

中文,是除英文外唯一还能承担文明的语言

在这个被英语统治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语言的“表达完整性”意味着什么。所谓表达完整性,不是指日常交流的能力,而是这门语言是否能承担起文明的全部输出功能:从科技、哲学、法律,到文学、政治、社会评论,它是否拥有足够的词汇系统、概念体系、结构能力和受众体量,支撑整套文明的运行?

答案是:除了英语,中文是唯一还能做到这一点的语言。

这种能力的诞生,并不是因为中文在文化上天然优越,而恰恰是一系列矛盾与偶然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文,今天所展现出来的表达力,不仅是其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自然延伸,也是在现代政治控制、信息封锁与经济崛起三者拉扯下的“副产物”。

一方面,由于中国对外语信息的高度防御,几乎所有外部思想、理论、科技成果都必须经过翻译进入中文系统。这种封闭,反而促使中文形成了一个必须能够承载一切话语的闭环结构。你不能不翻译海德格尔,不能不翻译AI算法论文,不能不在中国人可接触的语言系统内解释康德、布尔乔亚、相对论,甚至是天体物理学、脑机接口、宇宙膨胀速度。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国家需要完整的科研体系、技术生态和学术话语。你不能只靠外文系统运转航天事业,你不能靠一个不能说哲学的语言来支撑治理体系。于是中文“被迫”完成了其现代性的语言升级:它不仅能用于生活、表达情绪、讲段子,它还必须能写专利、出科研论文、发布操作系统文档,甚至编写本土法律草案和哲学论文。

再看全世界。曾经的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都在某种程度上具备过这种“全功能文明表达力”,但今日已不同程度地退化为“区域性功能语言”或“精英文化语言”。唯有英语仍在全球通用,维持着其学术、技术与话语霸权。而中文,是唯一一个在非殖民语境、非英语体系下,通过自我封闭与经济膨胀共同催生出完整表达体系的幸存者。

这不是语言的胜利,而是文明自我修复能力的体现。中文如今能承载文明,是因为它没有退路。它必须能表达AI,必须能解释《存在与时间》,必须能输出政府架构,必须能编程,必须能写诗,还必须能在微博上骂人而不被误解。

也许这正是语言命运最吊诡的地方:不是谁最自由,谁就保留了最多功能;而是,谁被逼着独立承担最多任务,谁就进化得最全面。

中文做到了。

在一个文明正在失语的时代,中文不仅没有沉默,反而还在发出人类最完整的声音。

PREV
民主、法治、言论自由,已经出现了至少一块结构性松动——而这一块,很可能就是“民主”
NEXT
如何在参与国际秩序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文明价值体系?

评论(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