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川普总统卸任拜登总统上台的那一个时刻,网络上有很多声音说这意味着美国衰落的开始,因为美国会全面的改变对华政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拜登政府基本上延续了川普政府的对华政策, 这引起我的思考.
经常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非竞争性选举政治制度比较稳定, 能够保证政策的延续性,而美国的政策会随着每一届总统的变化而产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实际上因为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行政权和两院议会是完全分离且互相制衡的,这反而导致无论总统是谁,政策都不会有大的变化.
美国
美国的制度则是基于“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立,互相制衡。虽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他的权力受到国会(立法机构)和法院(司法机构)的约束。每届总统上台后,可能会尝试推行新的政策,但由于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往往政策变动并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剧烈。例如,税收、医疗、外交等重大政策,即使新总统提出改变,如果国会中的不同党派不达成共识,政策难以彻底改变。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政策变化确实受到制衡机制的影响,避免了某一届政府大幅改变国家政策的可能性。这也导致了即使总统换届,许多政策(尤其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仍然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
可以认为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由于缺乏类似美国“三权分立”那样的广泛制衡机制,政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受到最高领导层个人意愿的影响。中国的体制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决策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政策决定通常在党内形成共识,但由于监督机制相对较少,特别是外部的独立监督不如西方国家健全,个人在决策中的影响力确实可能较大。
这种结构的优势是能够实现快速决策,避免了繁琐的权力斗争和政策反复,使得政策可以长期稳定推行。但风险在于,如果最高领导层的政策出现偏差,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纠错的速度和效率可能会降低。此外,个别领导人的个人思想、决策风格以及偏好可能会对国家政策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在涉及经济、外交等领域。
评论(0)